sketchup坐標系統(tǒng)及繪圖工具
本sketchup教程思路
1.SketchUp坐標系統(tǒng)
2.基礎繪圖工具
一.SketchUp坐標系統(tǒng)
在三維軟件中,一個完善的坐標系統(tǒng)是必不可少的,同樣SketchUp也具有自己的三維坐標系統(tǒng)。在SketchUp的操作區(qū)中有紅、綠、藍3條線,這3條線就是SketchUp軟件中的坐標系。
為了方便用戶識別與操作,SketchUp用顏色區(qū)分軸方向,用線的虛實區(qū)分坐標軸的正、負方向。紅線代表x軸方向,綠線代表y軸方向,藍線代表z軸方向;實線代表正方向,虛線代表負方向,如圖1所示。

1.絕對極坐標系統(tǒng)和相對極坐標系統(tǒng)
在繪制直線過程中,可以通過在[數(shù)值控制區(qū)]中輸入下一個坐標點的位置,來精確繪制直線。SketchUp以[X,Y,Z ]的形式表示絕對極坐標,以<X,Y,Z>的形式表示相對極坐標。為了幫助讀者理解,這里繪制了一個虛擬坐標系的模型,在該虛擬坐標系中進行繪制能夠更好地理解絕對坐標和相對坐標的含義。
打開配套光盤提供的“DVD02\第7章\skp\xyz.skp”文件,該文件中提供了一個坐標系的模型。該模型中一個柵格的大小為1000個單位。使用大工具欄上的[線]工具在坐標軸原點處單擊,確定線的起始位置,然后在[數(shù)值輸入區(qū)]中輸入“[4000,4000,0]”,按回車鍵,如圖2所示。
Note
使用SketchUp軟件在[數(shù)值輸入區(qū)]中輸入數(shù)值的方式與其他軟件的常規(guī)操作略有不同。常規(guī)輸入數(shù)值的方式是在[數(shù)值輸入區(qū)]中單擊鼠標,然后輸入數(shù)值,而在SketchUp軟件中輸入數(shù)值時,不需要單擊鼠標,直接輸入相應數(shù)值即可。

圖2 輸入坐標1
觀察圖2,線的第二點確定在了坐標點[4000,4000,0]的位置。絕對坐標是指以坐標原點為基準,將當前物體置于坐標[X,Y,Z]的位置。在將線的第二點位置確定下來后,接著再輸入數(shù)值確定第三點的位置,在[數(shù)值輸入區(qū)]中輸入“<3000,-1000,1000>”,按回車鍵,如圖3所示。

觀察圖3,線第三點的位置確定在了坐標點[7000,3000,1000]的位置。相對坐標是指以當前物體位置為基準,按照輸入的坐標<X,Y,Z>中的值產生偏移。如本例中,第二點的位置為[4000,4000,0],而確定第三點位置時輸入的是<3000,-1000,1000>,即第三點的位置為在[4000,4000,0]的基礎上在x、y、z軸上分別再偏移3000、-1000、1000的距離,最終位置為[7000,3000,1000]。
Note
在SketchUp中輸入數(shù)值的時候,需要將系統(tǒng)輸入法切換為英文狀態(tài),以確保輸入的數(shù)值和標點符號為英文字符。
2.設置坐標軸
在建模過程中,根據(jù)實際操作的需要可能會修改坐標軸的位置,可以通過[坐標軸]工具來重新設置坐標軸的位置。
在大工具欄中選擇[坐標軸]工具,在繪圖區(qū)中單擊確定坐標軸原點的位置,然后拖動鼠標找到合適的x軸位置后單擊鼠標,確定x軸位置,接著確定y軸的位置,這樣就將新的坐標設置完
成了,如圖4所示。

觀察圖4,坐標軸經過重新設置后設置在了一個新的位置。在實際建模過程中,也可以根據(jù)模型面的需要來重設坐標軸。如在建模過程中,需要在斜面繪制線段,為了方便線段的繪制,可以將坐標軸統(tǒng)一到斜面上。選擇斜面,右擊鼠標,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對齊到軸線]命令,如圖5所示。

如果需要還原為默認的坐標軸,可以在坐標軸處右擊鼠標,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重設]命令即可。
3.坐標軸的實際應用
在SketchUp實際建模過程中,坐標軸為建模提供了有利的參考。如在繪制線條的過程中,如果線條以紅色顯示,意味著繪制的線條是與紅色的x軸平行的,繪制時出現(xiàn)綠色和藍色線條同樣也說明這時繪制的線條是與y軸和z軸平行的,如圖6所示。

使用該功能能夠輕松地繪制出垂直或平行于地面的線,使建模方便快捷。SketchUp除了可以自動識別線段平行的坐標軸外,還可以對坐標軸進行鎖定,并捕捉需要的點。繪制線條時,如果線段出現(xiàn)了紅、綠、藍中的任何一種顏色,說明這時的線條是平行于坐標軸的,與此同時如果按住Shift鍵,繪制的線條會成為粗實線,這時無論如何拖動鼠標,繪制的線條只能在鎖定的軸向上延伸,可以捕捉需要的點,將線段繪制出來,如圖6所示。
上文介紹的兩個坐標軸的實際應用,在建模中經常使用,需要理解并掌握這兩種坐標軸的使用方法。
二.基礎繪圖工具
本部分將學習SketchUp中常用的基礎工具,這些工具雖然是最基礎的繪圖工具,但是復雜的室內模型就是使用這些工具創(chuàng)建出來的。
基礎繪圖工具的選擇方式有3種,最常用的兩種方式是使用快捷鍵和直接在大工具欄中選擇,另外還可以在菜單[繪圖]工具中進行選擇。其中使用快捷鍵選擇工具的方法是效率最高的方式,適合在實際建模時使用。
1.直線繪制工具
單擊大工具欄上的[線]按鈕(或按快捷鍵L),選擇[線]工具。
1>繪制長度精確的線段
使用[線]工具在空間中繪制線的時候,可以利用[數(shù)值輸入區(qū)]來繪制長度精確的線段。
使用[線]工具在視圖中單擊鼠標,確定線段開始的位置,線段結束的位置可以通過數(shù)值輸入來確定。如需要繪制一個長度為5000的線段,在視圖中單擊鼠標確定線段的開始位置后,在
[數(shù)值輸入區(qū)]中輸入5000,按回車鍵,即可完成長度為5000的線段的繪制。
用[線]工具繪制完一條線段后,將會從當前線段的終點連接出延長線來,繼續(xù)繪制下一條線段,如果不需要繪制下一條線段,按Esc鍵即可退出當前線段的繪制。
2>繪制平行的線段
在講解坐標系統(tǒng)相關知識,介紹繪制線條時,線條是平行于坐標軸的判定方法。想要繪制這種線段的平行線非常簡單,只需要繪制出與該線段平行軸向相同的線段即可,如圖7所示。

圖7所示,繪制的第一條線段為紅色平行于x軸的線段,繪制的第二條線段要平行于第一條線段,只需要使第二條線段也平行于x軸即可。
如果繪制的線段為黑色,則說明當前繪制的線段不平行于任何一個坐標軸,這時想要繪制與這條線段的平行線也非常簡單,只需要繪制出呈紫色的線段即可,如圖8所示。

使用[線]工具除了可以繪制直線外,也經常使用[線]工具繪制面。
3>繪制平行面
SketchUp可以輕松捕捉各種需要的平行和垂直線段,在創(chuàng)建平行面時就可以領會到SketchUp功能的強大。
首先使用[矩形]工具創(chuàng)建一個平面,接下來使用[線]工具將與該平面平行的面創(chuàng)建出來,如圖9所示。

4>等分線段
等分線段操作是室內建模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操作,尤其是在窗框、玻璃等需要進行等分的模型制作中經常用到。
下面以對一個平面進行等分為例,來學習等分操作的應用。
首先使用[矩形]工具創(chuàng)建一個平面,然后對該平面進行等分。在SketchUp中可以自動捕捉模型邊線的端點、中點和邊線上的點,如圖10所示。

自動捕捉到的端點以綠色的點顯示,中點以青色的點顯示,邊線上的點則以紅色的點顯示。
01 通過自動捕捉的中點,可以將線段等分為兩個部分,如圖11所示。

觀察圖11,通過自動捕捉的中點,將平面的中線繪制出來。
在實際制作中除了需要等分中線外,還需要制作三等分、四等分甚至更多等分的線段,那么這類等分線段應該如何繪制呢?
接著前面的例子,下面將平面橫向分為三等分。
使用[選擇]工具,選擇需要等分的邊,右擊鼠標,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等分]命令,這時在邊上會出現(xiàn)一些紅色的點,上下滑動鼠標,發(fā)現(xiàn)這些紅色的點的個數(shù)發(fā)生了變化,如圖
12所示。

02 本例需要將平面橫向分為3等分,選擇需要等分的邊,右擊鼠標,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等分]命令,輸入3,按回車鍵,即可自動生成將平面三等分的點。
Note
在菜單中選擇[等分]命令后,邊上出現(xiàn)的紅色的點即為等分點,滑動鼠標可以調節(jié)等分點的個數(shù),確定等分點個數(shù)后,單擊鼠標即可在邊上生成等分點。除了滑動鼠標調節(jié)等分點數(shù)量外,也可以通過在[數(shù)值輸入區(qū)]中輸入數(shù)值來確定等分的數(shù)量。
生成等分點后發(fā)現(xiàn)目前的平面與等分之前沒有區(qū)別,觀察不到等分點的狀態(tài)。這時使用[線]工具就可以觀察到等分點的狀態(tài),如圖13所示。

觀察圖13,使用[線]工具在剛才等分過的線段上移動時,會自動識別出三等分點,即圖13中出現(xiàn)的兩個綠色端點,并且還可以識別出每個等分線段的中點。
在將線段等分后,就可以利用等分點把平面橫向等分為3個部分。
03 使用[線]工具在剛才等分的線段上識別到第一個等分的端點,單擊鼠標確定該端點為線段的起點,繼續(xù)繪制線段,確保線段為紅色(紅色線段平行于x軸),在中線上單擊鼠標確定
線段的終點,接著將另一半的線段也繪制出來,如圖14所示。

這樣就將一條等分線繪制出來,接下來再繪制第二條等分線。繪制第二條等分線的方法與第一條等分線相同,不過這里不在中線處單擊而是直接在另一側邊線上確定線段的端點,在另一側
邊線上單擊鼠標,如圖15所示。

觀察圖15(右)所示,整個平面被橫向等分為3個部分。仔細觀察圖片會發(fā)現(xiàn),這兩條等分線的顯示有所區(qū)別,上方通過中線繪制的等分線為細實線,而下方未通過中線繪制的等分線為粗
實線,那么這兩條等分線有什么區(qū)別呢?
使用[選擇]工具對等分出來的面進行選擇就可以觀察出其中的區(qū)別,如圖16所示。

觀察圖16所示的選擇結果,選擇上方等分面時,由于有等分線的分割,可以單獨將該面選擇出來。但是選擇中間等分面時,卻無法將中間部分的面選擇出來,說明下方的等分線并未起到對面進行分割的作用。
在實際建模中,跨越面上的線段直接創(chuàng)建的線,是無法成為面上的線的,而只能作為面以外的線段。所以在實際繪制面上線時,要注意線段的繪制方式。
TIPS
在創(chuàng)建下方等分線段時,線段未通過中線來進行創(chuàng)建,所以這條線段不在當前的平面上,因此不能對平面進行分割。
實際建模中需要注意區(qū)分粗實線與細實線的區(qū)別,如果面上的線段顯示為粗實線說明該線段為輪廓線,并不是面上的線段,而只有面上出現(xiàn)細實線時,才說明該線段為面上的線,可以對面起到分隔的作用。
Note
在實際繪制線段時,SketchUp會為用戶提供清晰的提示,這樣可以準確捕捉需要的點,如圖17所示。

至此,就將線繪制工具的使用方法介紹完成。
2.矩形繪制工具
單擊大工具欄上的[矩形]按鈕(或按快捷鍵R),選擇[矩形]工具。
使用[矩形]工具在視圖中按住鼠標左鍵,并拖曳出矩形形狀,釋放鼠標,即可將矩形創(chuàng)建完成。
在實際建模中,創(chuàng)建出的矩形朝向與當前視圖的觀察角度有很大關系。SketchUp軟件通常會選擇朝向視口面積最大的兩個坐標軸形成的面來生成矩形,如圖18所示。

掌握該規(guī)律后,在實際建模中才能夠輕松準確地將需要的矩形創(chuàng)建出來。
1>繪制尺寸精確的矩形
與精確繪制線段相同,使用[矩形]工具也可以將有確切長、寬尺寸的矩形繪制出來。例如這里需要繪制一個長、寬分別為3000和5000的矩形。使用[ 矩形] 工具在視圖中按住鼠標左鍵拖曳出矩形形狀, 釋放鼠標, 輸入“3000,5000”,按回車鍵,即可將長、寬分別為3000和5000的矩形繪制出來,如圖19所示。

注意,這里輸入的參數(shù)為正數(shù),即按照繪制矩形的方向生成長、寬為3000和5000的矩形,如果輸入數(shù)值為“-3000,-5000”,將按照當前繪制的矩形的反方向生成矩形,如圖20所示。

觀察圖20,輸入數(shù)值為負值時,在當前繪制矩形的相反方向生成了矩形。
Note
精確繪制矩形時,輸入數(shù)值的絕對值為矩形的寬度和高度,輸入數(shù)值的正負代表生成矩形的方向,數(shù)值為正值代表沿著當前繪制矩形的方向生成矩形,數(shù)值為負值意味著沿著與當前矩形相反的方向生成矩形。
2>矩形貼合平面
矩形貼合平面是[矩形]繪圖工具的一大特性,這種特性意味著在任何平面上繪制矩形時,會自動將矩形創(chuàng)建在平面之上,使得矩形與平面貼合為一個平面,如圖21所示。

利用矩形線框生成平面使用[矩形]工具創(chuàng)建一個矩形,然后使用[選擇]工具選擇矩形中的面,按Delete鍵將其刪除,這時只剩下了一個矩形線框,如圖22所示。

本部分講解重點是將線框恢復為平面。
當前視圖中有一個矩形線框,選擇[線]工具,在矩形線框兩個端點處單擊鼠標,繪制出一條線段,即可將線框還原為一個平面,如圖23所示。

觀察圖23,連接兩個端點后,將矩形線框還原為了平面,但是還原后的平面被連接的線段分割為兩個部分。如果希望還原后的平面為一個完整的平面,不被分割,可以在使用[線]工具連接時,連接矩形線框兩個相鄰的頂點即可。
這里之所以重點介紹這種將線框還原為平面的方法,是因為在室內建模中會經常使用這種操作。在室內建模初期,會將CAD圖紙導入到SketchUp軟件中,對照圖紙進行建模,有些時候也會
直接使用圖紙中的線條來進行建模。使用這種將線框轉換為平面的方法,可以直接將CAD圖紙中的二維圖形轉換為平面,從而更加快速地創(chuàng)建室內模型。
3>黃金分割和平方
這里將講解一個繪制矩形的小技巧,在繪制矩形時,有時會出現(xiàn)一個對角的虛線,并且有提示為“黃金分割”和“平方”,如圖24所示。

當繪制的矩形提示為“黃金分割”時,意味著這時矩形的比例為黃金分割比例0.618。當繪制的矩形提示為“平方”時,意味著這時矩形的長與寬相等,為一個正方形。
3.圓弧繪制工具
單擊大工具欄上的[圓?。莅粹o(或按快捷鍵A),選擇[圓弧 ]工具。
使用[圓?。莨ぞ邉?chuàng)建圓弧的操作與一般的操作不同,其操作過程分為兩步來完成,先創(chuàng)建一條線段,然后再在線段的基礎上繪制圓弧。使用[圓?。莨ぞ咴谝晥D中 單擊鼠標,確定圓弧開始的位置,移動一定距離后,再次單擊鼠標確定圓弧結束位置,此時繪制出來的為一條線段,然后接著在線段的基礎上移動鼠標調整圓弧的弧 長,如圖25所示。

在移動鼠標時需要注意圓弧生成的軸向,由于圓弧是二維的圖形,不容易準確地觀察到圓弧生成的方向,所以一定要注意圓弧生成的軸向。如圖7-48所示,綠色軸上生成的圓弧平行于xy平面(紅綠軸平面),藍色軸上生成的圓弧平行于xz平面(紅藍軸平面)。
由于在視圖中創(chuàng)建圓弧時,不容易把握圓弧的方向,這里介紹一種實際建模中創(chuàng)建圓弧的技巧。在實際建模中,通常會先創(chuàng)建一個需要生成圓弧的平面,然后在平面 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圓弧。[圓弧]與[矩形]繪制工具相同,具有貼合平面的特性,所以在平面上創(chuàng)建圓弧時,會自動將圓弧創(chuàng)建在平面上。
Note
使用[矩形]工具創(chuàng)建一個矩形,然后使用[圓?。莨ぞ咴谄矫嫔蟿?chuàng)建圓弧,創(chuàng)建的圓弧會自動貼合到平面上。最后將平面及其邊線刪除,就可以得到最終需要的圓弧,如圖26所示。

1>精確繪制圓弧
使用[圓弧]工具可以通過輸入數(shù)值繪制確切尺寸的圓弧。這里輸入尺寸的方式由圓弧繪制的方式來決定,圓弧的繪制方式分為兩步,同樣數(shù)值輸入的方式也分為兩 步來進行。使用[圓?。莨ぞ咴谝晥D中單擊鼠標確定圓弧開始的位置,然后輸入10000,按回車鍵,此時繪制出一條長度為10000的線段,這條線段確定圓 弧開始點到結束點之間的距離為10000,然后移動鼠標調節(jié)圓弧的方向,輸入6000,按回車鍵,確定圓弧的弧長,如圖27所示。

繪制圓弧時分兩次輸入數(shù)值確定了圓弧的最終形狀,如圖28所示。

除了用這種輸入數(shù)值的方法繪制圓弧外,還有一種數(shù)值輸入的方法也可以繪制圓弧。使用[圓?。莨ぞ咴谝晥D中單擊鼠標,確定圓弧開始的位置,移動一定距離后, 再次單擊鼠標確定圓弧結束位置,移動鼠標調節(jié)出圓弧的弧度,然后輸入10000R,按回車鍵,便可得到圓弧,如圖29所示。

觀察圖29,在[數(shù)值輸入區(qū)]中輸入10000R后,也生成了一個圓弧。這個數(shù)值的含義是當前圓弧為半徑為10000的圓中的部分弧線,圓弧的大小由圓的半徑及開始繪制圓弧時確定的線段決
定,如圖30所示。

繪制圓弧時,輸入NR(其中N為圓弧的半徑尺寸)即可繪制出半徑精確的圓弧。
2>正切頂點
在繪制圓弧時,SketchUp提供一種正切圓弧的捕捉,使用這種捕捉功能可以繪制出與當前圓弧角度相切的圓弧。
首先使用[圓?。莨ぞ咴谝晥D中創(chuàng)建一個圓弧,然后使用[圓?。莨ぞ邚漠斍皥A弧的端點開始繼續(xù)繪制圓弧。在繪制時出現(xiàn)青色的圓弧線條,說明當前繪制的圓弧與與之相交的圓弧呈相切狀態(tài),如圖31所示。

3>設置圓弧分段數(shù)
如果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繪制出來的圓弧弧度不夠光滑,那么這種圓弧不光滑的現(xiàn)象應該如何解決呢?
學習過3ds Max建模的讀者一定知道,在3ds Max軟件中線條具有分段數(shù),分段數(shù)越多弧線越光滑,同樣在SketchUp軟件中的弧線也存在分段數(shù),這里出現(xiàn)了圓弧不光滑的現(xiàn)象,是因為圓弧
的分段數(shù)不夠,可以在[數(shù)值輸入區(qū)]中輸入數(shù)值來提高圓弧的分段。
在視圖中創(chuàng)建一個圓弧,觀察當前圓弧的狀態(tài),然后輸入30S,按回車鍵,如圖32所示。

觀察圖32,對比設置分段數(shù)前后的兩個圓弧,設置分段數(shù)為30S后,意味著這時的圓弧由30條小的分段邊組成,由于圓弧上的分段邊增多,并且每一條邊的長度也變短了,所以幾乎觀察不
到弧上的分段,此時圓弧也變得光滑。繪制圓弧時,輸入NS(N代表圓弧上的分段數(shù)),可以設置圓弧的分段數(shù),分段數(shù)越高圓弧越光滑。
4>利用圓弧生成平面
雖然繪制的圓弧為二維圖形,但是也可以使用[線]工具將二維圖形轉換為三維模型。使用[圓弧]工具在視圖中創(chuàng)建一個圓弧,然后使用[線]工具連接圓弧的兩個端點,圓弧就形成了一個平面,如圖33所示。

至此,就完成了圓弧工具的特點、功能及使用技巧的介紹。
4.圓和多邊形繪圖工具
本節(jié)將介紹[圓]和[多邊形]繪圖工具,這里之所以要將[圓]和[多邊形]工具一起介紹是因為這兩個工具有許多相似之處,可以通過對比來更加清晰地了解兩種工具。
首先來學習[圓]繪圖工具,單擊大工具欄上的[圓]按鈕(或按快捷鍵C),選擇[圓 ]工具。
01 選擇[圓 ]工具,在視圖中單擊鼠標,確定圓心的位置,然后滑動鼠標確定圓的半徑,在確定圓的半徑后單擊鼠標,完成圓的繪制,如圖34所示。

同樣,圓也可以進行精確繪制,將圓創(chuàng)建完成后,輸入數(shù)值來精確繪制圓。輸入的數(shù)值為圓的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02 將圓繪制完成后,輸入3000,按回車鍵,確定當前圓為一個半徑為3000的圓。觀察圖34所示的圓,圓的邊線并不光滑,這里可以使用修改圓弧分段數(shù)的方法來修改圓的分段數(shù),使圓弧更加光滑。
03 設置圓的半徑后,再輸入5S,按回車鍵,當前的圓成為了一個五邊形,如圖35所示。

由此可知,使用數(shù)值輸入設置圓的分段數(shù),可以將圓變?yōu)槿我膺叺亩噙呅巍?br /> 接下來學習[多邊形]工具的創(chuàng)建方法。
單擊大工具欄上的[多邊形](或按快捷鍵Alt+P鍵),選擇[多邊形 ]工具。[多邊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與[圓]工具的使用方法非常相似。
01 選擇[多邊形 ]工具,在視圖中單擊鼠標,確定多邊形中心的位置,然后滑動鼠標確定多邊形的大小,確定多邊形大小之后單擊鼠標,完成多邊形的繪制,如圖36所示。

02 將多邊形繪制完成后,輸入3000,按回車鍵,確定當前圓為一個半徑為3000的多邊形。
03 設置多邊形的半徑后,再輸入20S,按回車鍵,當前的多邊形成一個圓形,如圖37所示。
圖37 設置多邊形的分段數(shù)
觀察圖37,為多邊形設置較大的分段數(shù)后,多邊形的邊變得更加平滑,形成圓形。
通過上面兩個小案例,發(fā)現(xiàn)多邊形與圓形之間是可以靈活相互轉換的,多邊形與圓形之間也是有區(qū)別的。
在視圖中使用[圓]工具創(chuàng)建一個圓,設置圓的分段數(shù)為15,使用[多邊形]工具創(chuàng)建一個多邊形,設置多邊形的分段數(shù)也為15,如圖38所示。
選擇大工具欄上的[推/拉]工具,將兩個平面擠出一段距離,如圖39所示。并選擇菜單[查看]|[虛顯隱藏物體]命令。
圖38 創(chuàng)建分段數(shù)均為15的圓和多邊形
圖39 使用[推/拉]工具擠出圓和多邊形
觀察圖7-62,左側使用圓擠出的模型更類似于一個圓柱體,而右側在多邊形基礎上擠出的模型為一個棱柱。從擠出后的模型中可以觀察到圓和多邊形的區(qū)別,左側使用圓擠出的幾何體表面
的邊線為虛線顯示,右側使用多邊形擠出的幾何體為實線顯示。
這是因為使用圓形擠出的幾何體,其邊線是經過柔化處理的,為虛線顯示;而使用多邊形擠出的幾何體,其邊線為硬邊。
Note
圓形擠出的幾何體,其邊線是以虛線方式顯示的,因為這些邊經過柔化處理,通常情況下無法觀察到這類邊。選擇菜單[查看]|[虛顯隱藏物體]命令是為了讓幾何體表面隱藏的柔化邊顯示出來。
柔化邊與硬邊之間還可以相互轉換。選擇一條柔化邊,右擊鼠標,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取消柔化]命令,即可將柔化邊轉換為硬邊;同理選擇一條硬邊,右擊鼠標,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
[柔化]命令,也可將硬邊轉換為柔化邊,如圖40所示。
圖40 柔化邊與硬邊的相互轉換
如果多條邊都需要進行柔化或硬化處理,可以使用[選擇]工具,由右向左框選需要的邊,選中所有邊后,右擊鼠標,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柔化/平滑邊線]命 令,在彈出的[邊線柔化]面板中調節(jié)[允許角度范圍]下方的滑塊,直到選中的邊被柔化或者硬化即可,如圖41所示。
圖41 轉換多個柔化邊與硬邊
注意在將柔化邊轉換為硬邊時,要取消[邊線柔化]面板中[光滑]選項的勾選。使圓形或多邊形線框形成面的操作與前面介紹的幾個成面的操作基本相同,使用[線]工具連接圓或者多邊形兩個相鄰的端點,就形成平面了,如圖42所示。
圖42 使線框形成面
本sketchup教程完。
- Tags:sketchup教程
-
分享到:
全部評論:0條